《西遊八十一案》的讀後感
這套書又名《名偵探玄奘探索古代奇妙機括》(我編的),歷史類懸疑小說,主要講述的是玄奘從大唐到印度所遇到的奇異案件及其破解的過程。前三部是一本書一個案子,第四部開始分為上下冊,看文末,以後還有後續。
這書是看馬伯庸的書單買的,前三部早就看完了,確實很精彩,但第四部分為上下兩冊後,感覺劇情有些拖沓,案情反復過多,看得人有些疲憊,而且從一到三,那些神乎其神的作案手法都離不開大型機括和人力的協助,看一次兩次覺得新鮮,看多了就大概都能猜到了。後續我不一定買了,所以先寫個讀後感吧。
首先必須說的是,我很佩服作者對歷史材料的搜集呈現力,以及對歷史事件的再塑。在書中,作者對每個地點的描述都緊貼史料,力求呈現出各處在那個時代的風景,對歷史的再塑也不是胡編亂造,而是找出歷史疏網中寬大的間隙,用自己的想象將其勾攏起來,合情合理。當然,既然是西遊主題,最重要的自然是把《西遊記》中人物和九九八十一難融入到案件當中。比如第一部的波羅葉對應身手不凡的孫悟空,第二部的鞠智盛對應多情癡心的豬八戒,至於第三部的王玄策,從性格上說不得像沙僧,但作者安排他的出行理由是在皇宮打碎瓶子,那就只能是卷簾大將了,而第四部中的呂晟和崔紋的故事則結合了黃風怪與朱紫國的情節。四部故事分別發生在不同的地域,我看過很多小說,哪怕是外太空也寫得跟他所生活的街區無異,而這套書的作者在處理不同風土環境的細節描寫上下足了功夫,哪怕是通向撒馬爾罕的沙漠和敦煌附近的沙漠都能讀出明顯的區別,這也是我認為本書最值得一讀的地方。
第二點想說的是,這套書對我來說,不太容易入戲,原因有兩個,一是楔子,二是人物形象。書的楔子都是一個“沒頭沒尾”的情景,而事實上,這是後面劇情發展中的關鍵情節。這就有點像電影劇本的開場,編劇一般會在電影開頭的兩三分鐘,用一個突兀的劇情來吸引觀眾的註意力,並且讓主要人物出來亮相,也體現出主角身上的一些特質,甚至是後面的重要情節搬到前面來設置一個懸念。如果作者是寫劇本的,他這種做法絕對非常成功,但如果放在書裏的話,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娓娓道來的那種開頭。在第一次書到貨後,我馬上就想翻開閱讀,但那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楔子又好幾次讓我把書丟到一邊去。畢竟《西遊記》對我的影響太深了,那可是我小時候的睡前故事,盡管也看過《大唐西域記》,但那個叨叨絮絮的神煩師父形象還是深深地印在我腦子裏,所以突然來一個機智靈活的玄奘,我有點接受不來。大概放了有大半年吧,我無意中開始看錢文忠教授的《百家講壇之玄奘西遊記》,看了幾集之後,再看書就感覺明白多了。玄奘本來就是個十分聰慧的人,而且儀表堂堂,很有人格魅力,不然一路也不能受到諸王的尊敬,最重要的是,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金蟬子,而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留學僧,也不是《西遊記》中無能愛哭的唐僧,而是精神強大到足以震撼西域的玄奘。結合錢文忠教授的講解,我對書中人物的接受程度提高了不少,也能讀出作者在細節上的一些用心了。
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二部《西域列王傳》的故事,阿術的經歷讓人無比心疼,他為他人的欲望而生,也因他人的欲望而死,但他是幸運的,至少在他不幸的半生中感受過陽光,雖然被父親遺棄了,但卻有一個人永遠記得他。第一部作為引入,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吸引我的地方,第三部裏蓮華夜和那順之間感情故事……怎麽說呢,雖然作者用他神一樣的邏輯(不是貶義)圓了回來,但真的很難讓我信服,而且個人認為這位作者哪哪都好,就是感情戲寫得比較尷尬,可能因為我是女性視角吧,有點受不了……而第三部裏有大段大段那順對蓮華夜莫名其妙的感情,所以……第四部是最近看的,印象愜比較深,而且主旨也最明顯,下面打算展開講一下。
如題所示,第四部《大唐敦煌變》的故事發生在敦煌,講的是門閥。“長安無雙士”呂晟想破解的是門閥,瓦崗名將王君可心中的結是門閥,敦煌八大士族為之所困的是門閥。說來也巧,看書的前一天剛好就在看《國家寶藏第三季》敦煌博物館的那一集,看了莫高窟第220窟,特地去查了一些資料,粗略了解了一下翟氏家族,對看書頗有助益。說回門閥,這個詞讓我聯想到”貴族“,很多人說,現代中國沒有沒有貴族了,語帶惋惜。之前某夫人寫了一篇文章,講述自己在英國體驗的貴族生活,很多人認為那就是臭講究,但這並不妨礙那位夫人開的貴族培訓課程生意火爆;也有一些人很向往民國“貴族”的迷惑行為,認為那是高貴的象征;還有人艷羨外國至今仍有貴族,借此以抨擊中國沒文化底蘊;還有人反駁道,“在武周之前,我們也有貴族”。無論是”體驗派“的夫人,還是”羨慕派“的歷史虛無主義者,抑或是”反駁派“,他們似乎都認為貴族就是文化,有貴族就意味著高貴。是嗎?不,貴族的迷惑行為只是用來區分開自己與平民,有些甚至是”二世祖“行為,這個群體在歷史上留名,表現得比較有文化,只是因為群體中的人有更多的社會資源,能讓後代接受更好的教育,但那並不意味著他們更聰明,畢竟貴族裏出傻子並不是什麽新鮮事,只是因為幸存者偏差,我們在史書上一般看到的都是有作為的人而已。偏激一點來說,我看不起那些向往貴族的人,秦末陳勝吳廣倆農民都知道“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”,現在一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還對著貴族流口水,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?在當代,家教傳承和家族能提供的資源誠然重要,但個人修為才是關鍵,這不才是第一代領導人所希望為後人打造的社會環境嗎?
回到書中,在那個年代,上面的結論是反過來的,所以為了鞏固家族地位,為家族謀個名人先祖就很有必要了。書中八大士族中就有七個被呂晟起底,發現他們俱是發跡後攀附古代同姓名人,不過這並不奇怪,就連大唐天子不也攀附老子嗎?鬼知道老子是不是叫李耳,就算是吧,那是不是真的姓李,那也可能是氏,或者可能他名字就叫李耳,姓氏不明呢?說到底,不過是士族沒落之前,希望給自己攀拉一個名震天下的先祖來保住地位。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,但士族不是,一場戰亂、一次朝代更替就可能讓一個高門大族從此沒落,如何在新朝中獲得與過去的同等地位,憑借的就是這稀薄和不確定的血緣關系。如果新朝皇帝厭惡他們原本的先祖,很可能他們當即就改祖了。其實不用向往什麽貴族,畢竟我們能活到這個時代,祖上肯定出過王侯將相,再不濟也是個地方豪族,沒錢三代就亡了,畢竟都是炎黃子孫嘛。像我家,父姓母姓都是北方姓氏,兩家絕對都是大槐樹”跑南團“,分分鐘還是同一個團的團友呢,要沒錢沒地位,能一直跑到珠三角嗎?中原地區的人就更厲害了,那邊總是兵家必爭之地,戰火一旦燒起來就是一大片,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,能活下來的家族裏肯定得有個什麽大將軍之類的。而邊境地區大多環境艱苦,現在能活下來的不是部落可汗或土司之後,就是基因特別好,身體壯如牛或者腦子特好的那種人,這樣的人放在那個年代那個地點,怎麽也得是當地當官的。
所以啊,人生在世,活著就是勝利,誰也不用羨慕誰。